编者按:5年前,龙港横空出“市”。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以“大部制、扁平化”的全新行政管理模式,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基层治理路径。5年来,龙港改革成效如何?浙江日报温州分社推出《五问龙港设市五周年》系列观察,带你走进这座浙江最年轻城市。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
毕竟在此之前,龙港与国内特大镇一样,有着“县级”的人口总量和经济体量,但在用地指标、信贷规模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受到“乡镇衣帽”的限制,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
去年,龙港GDP增速8.7%,列温州第1、全省第3,并且已连续7个季度GDP增速保持全省前十。
经济发展是衡量龙港改革成效最为关键的指标之一。仅仅184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内,龙港如何持续释放出强劲发展势头?
“之所以取名叫‘玖赢’,就是九家企业要一起赢。”龙港市玖赢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慕盛告诉记者,这家新公司是由当地九家规上企业共同组建的企业联合体,他们共同出资2.68亿元引进包装印刷智造项目,建成了70.3亩的项目园区,将目标瞄准了行业巨头。
作为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龙港产业链配套齐全,全国独有,相关产值占龙港总产值60%以上,被授予“中国印刷城”称号。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中国印刷城”近年来陷入了“拼设备、拼价格”的内卷泥潭,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些甚至低至1%-2%。
“对症下药,才能行之有效。”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黄钦鑫表示,龙港的优势是产业规模大配套全。但短板也很明显,就是“多而不强,全而不优”。所以,重塑的关键在于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一方面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固本强基,盘活存量,同时抓住新消费新技术浪潮,做专做精,提质增量。
如何盘活存量?龙港推动产业由“单打独斗”向“抱团聚力”,一方面支持像“玖赢实业”等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全市开展“出城入园”大转移行动,通过工业园区叠加资源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联动融通。
目前,龙港印艺小镇及彩虹智慧、国鸿智造、天成时尚等10余个产业园全部投用,全市800余家印刷包装企业已基本实现“出城入园”。
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截至目前,龙港印包行业规上企业共220余家,超亿元企业21家,数量较设市之前大幅提升。
如何优化增量?以往,龙港号称“啥都能做,啥活都接”,现在,他们更专注在细分领域做专做精,形成了各自的独门绝招:“强盟实业”转型专攻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的防护薄膜,其生产的蓝色聚酯薄膜产品如今占据了6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业内人称“强盟蓝”;青天包装专注宠物食品包装领域,连续三年产值年均增长50%;豪格防伪专门从事防伪标签印刷,产品获得世界性大奖;还有主营不干胶产品的丰华科技、主打系列环保纸袋的谦林包装等公司,都在国内垂直领域打响了名号。
截至目前,龙港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47家。
此外,作为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龙港设市以来投入技改资金13.7亿元,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60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如今,“中国印刷城”不断焕然新生。近三年来,龙港印刷包装产业集群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6.7%,去年入选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龙港GDP保持增速的重要推力。
“总投资约60亿元,全球首条铜栅线异质结电池量产项目。”8月30日,位于龙港新城的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量产基地(下简称国电投新能源),各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赶订单。
国电投新能源,作为龙港近几年最大规模单体投资项目,是当地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力量。该公司执行董事王伟告诉记者,该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总产值超100亿元。
设市以来,龙港不遗余力向“新”而行,围绕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靶向招引一批“高大上、链群配”项目,如总投资100亿元的华润电力龙港超洁净能源示范项目、超50亿元的蓝科途高性能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据统计,设市以来,龙港成功招引亿元以上优质项目77个,总投资约502亿元,注入外资2.02亿美元,成为龙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风口之上的新兴产业项目是各地招商的“香饽饽”,龙港又是如何“抱得美人归”?龙港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于“大部制、扁平化”制度优势,龙港在沿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传统招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探索招引新模式。
比如探索“基金+”招商运营机制。截至目前基金总规模达36亿元,促成美亚特医、安肯迈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3项,总规模达53亿元;
以“二次招商”挖掘投资新潜能。如在华润电力合作基础上,拓展与华润集团在光伏、商业综合体等领域新项目,近5年来华润已累计增资8次,注入外资1.42亿美元;
以产业平台助力招商。依托省经开区、省级高新区、青龙湖科技城等产业平台,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国电投新能源龙港研究院、元鼎实验室落地建设,迭代“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协同创新模式,打造瓯南创新中心等。与设市前相比,龙港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研发机构数翻两番,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2倍,高层次人才数增长4倍。
“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国电投异质结项目跑出了211天从开工到投产的央地合作加速度;
“评估用时缩短20天,成本节约30万。”东方雨虹新材料公司项目依托于涉企中介服务改革获益良多。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2022年起,龙港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并以“C位就座”“荣誉表彰”等至高礼遇,致敬当地优秀企业家。
这无疑在持续释放强烈信号,那就是龙港举全市之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保经济之“稳”。
设市以来,龙港以系统性体制变革和制度重塑持续推进“小政府大服务”改革,如行政审批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统管多领域1146项行政审批事项、3043项执法事项,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形成“一体化一次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审批环节平均减少15%以上、办理时限压缩85%以上。
“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去年7月,龙港聚焦涉企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了服务企业中台枢纽——龙港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据介绍,该中心整合18个部门单位1612 项涉企事项,打造18个增值服务专区,嵌入153项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既要“添柴加火”,更要“雪中送炭”,全力破解难点堵点,才能让企业有感。龙港构建“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
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融资效率低等问题,龙港创新推出了“预验即投用”和“分验即融资”改革。投资18亿元的金田薄膜新材料项目,由此节省过桥资金1.2亿元,提早投产4个月。
针对涉企中介耗时长问题,推出涉企中介服务改革,实现事项“一个评测”“一份报告”“一次联审”,企业效率提高60%以上。
针对企业拿地难,龙港联动推进土地、用能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优质中小企业轻松拿地、率先拿地。
此外,龙港建立“亲清朋友圈”制度,企业发展中遇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可直接通过微信群向龙港市负责人投诉反映,2023年累计化解企业问题228个。
“在龙港,大家都是‘打直球’,没有人‘踢皮球’。”浙江云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史耀告诉记者,2020年,该公司在龙港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比预期投产整整提前了1年,不仅速度快还省心。今年,公司再次选择龙港,总投资10亿元的“智能车锁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
以营商“软环境”,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激活发展潜力。去年龙港净增“小升规”企业102家,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1万户,每万人拥有经营户口量位列全省第3。先后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省投资“”激励。
编者按:5年前,龙港横空出“市”。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以“大部制、扁平化”的全新行政管理模式如何赋权?很多人脑子里蹦出了特大镇设市变革的探路者——龙港。毕竟在此之前,龙港与国内特大镇一样,有着“县级”的人口总量和经济体量,但在用地指标、信贷规模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受到“乡镇衣帽”的限制,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