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作为兵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是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铜制虎型调兵凭证,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官,两符合一时,持符人才能接管或调动军队。
1975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出土了一牧秦国虎符,这枚虎符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兵符,为公元前475年左右秦国器物,战国杜虎符。出土时,这只长7.9厘米高2.5厘米萌萌铜老虎安静得趴着,威严厚重,丝毫没有跨越干年的距离感,但身上错金铭文和一条规整中缝却预示着身份的不凡。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以上,必会军符,乃敢行之。燔烧之事,虽毋会符,行殴也”
大意:兵符右半在君王手上,左在杜地将领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带兵甲士,左右符必须相合才能行动。如遇烽火报警,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右符。
当时环境下是不可能的,咱们看看,首先虎符铭文是镂刻好铭文后,再将金丝嵌入铭文之内,铭文则是防伪标志,最后镂平打磨光滑,工艺难度非常大;其二,虎符是中空的,打造完成后才一分为二,采取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不同虎符只能调动一处兵马。每牧虎符嵌口裂纹不同,伪造的接口怎么合上?只有账号与密码必须完全吻合才能调兵。所以,伪造兵符调兵可能性为0。
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信陵君魏无忌为救赵国,利用魏王姬妾如姬偷得兵符后,带着屠夫朱亥到了邺城,与驻军将领晋鄙核对完虎符后,晋鄙生疑,不肯交出兵权。不遵王命?朱亥立即用大铁椎砸死了晋鄙,同样掌握了军队出兵解救了赵国。其他将领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虎符就是君王,不遵就是抗命。
这里大家还容易产生一个误区,虎符是兵符,但兵符可不都是虎符?虎符是春秋战国和秦汉初期列国普遍使用的兵符。到后面朝代也有使用麟符、龟符作兵符的,如唐代使用鱼符,明清则换成了令牌。
且调兵也不都需要兵符,有些诸侯没有兵符不也一样发兵吗,如七王之乱,安史之乱,燕王朱隶靖难之役等都没有兵符,还是起兵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虎符,作为烽烟信物,2000年来,一直用无声得诉说着上古战争故事,金戈铁马,战鼓喧昂,华夏文明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奔流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