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29日电 继《北京印刷学院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发布之后,北京印刷学院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科技成果推介会举行。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院长刘杰民在致辞中指出,学校以“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为办学使命,是一所扎根行业,服务首都,以出版为学科专业特色、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本次科技成果推介会作为学校办学65周年纪念活动之一,不仅为展示科技成果提供了机会,更为与会的业界学者、精英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将助力加快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印刷学院科研处处长高振清汇报了学校科研工作整体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出版与传播、印刷与包装、设计与艺术”三大领域形成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本次科技成果推介会围绕“文化+科技”,通过十个主题展示学校在文化创意领域的特色成果,各成果负责人依次对成果的技术实现与应用进行现场讲解与演示。
“基于数字元宇宙概念的数字文化交易平台”项目展示了数字艺术教育在学校的科研成果,项目所开发的数字文化交易平台为全球艺术家、文旅、多领域版权所有者打造了全新数字化的“版权管理和交易”生态产业链。
“设计助力冬奥 北印艺术先行”项目系统介绍了学校冬奥设计团队在服务重大活动方面所做工作,展示了团队为冬奥五大场馆所做的形象景观设计。
“首博文物活化利用及优秀IP设计转化”项目,通过打造特色IP,实现文化和艺术完美融合,让文博创意融入人们的生活,感受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文物活化设计为文物赋能,让文物成为感悟文物赋能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微出版’出版物信息聚合平台”项目,提供了面向出版行业的产品信息聚合服务,是传统出版业透过移动网络把用户重新培育为读者、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路径。
“服务全民阅读,深化阅读研究”项目,展示了在当今全民阅读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开展阅读研究,服务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建设。
“数字出版中的智能技术应用”项目,展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出版的交叉融合研究成果,体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场景及其技术支撑。
“智能设备研发与智慧工厂建设”项目,介绍了高端印刷装备数字化交互设计系统研发、全生命周期功能仿真系统研发、数字化交互设计系统研发及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质量监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这一成果有效解决了智能设备研发和智慧工厂建设过程的关键性问题。
“印刷电子关键核心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开发”项目,以印刷电子作为一种新型印刷材料,通过多种印刷方式直接制备电子器件,具有低能耗、绿色化、低成本、柔性化优点,将为我国后摩尔时代微电子行业及芯片制造技术的升级带来良机。
“微纳光学技术及相关防伪产品研发检测”项目展示了全息产品颜色测量与评价方法、3D立体变色薄膜以及无油墨彩色印刷在个性化防伪设计中运用与落地情况。
“绿色印刷信息防伪及增值服务技术”项目推介,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北印智元码等防伪技术、制码与扫码识读技术、实现“智能排版+色彩管理+图像处理+打印驱动”多功能一体化的智能排版软件和打印系统软件,并进行了实物和软件演示。
近年来,学校坚持学术立校,实施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学校入选了首批国家出版智库建设计划,持续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等行业报告,编制北京市、长三角、珠三角印刷业发展升级指南,助力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等行业标志性活动;高质量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视效创意制作和相关设计任务;承担“最美中轴线”“东方新国门”城市形象设计等项目,在科技创新服务首都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