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重要启示,8月2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实践团来到平遥古城,重温习总古城探寻之旅。
平遥是历史文化古城、文旅融合名城、开放包容新城,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平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漆器文化、饮食民俗等文化繁荣昌盛,是明清古城的活样板、古建筑的博览地、匾额书法篆刻艺术的展示区。在这里,原真、原汁、原味的平遥古城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魅力独具,基地变基因,承古而出新,不断演绎着一幅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范例的精彩画卷。
穿过雄伟的凤仪门,实践团队踏着斑驳的台阶缓步来到古城城墙之上,讲解员深情地向我们讲述着平遥古城的历史。高大巍峨的城墙在古代很好地起到了保护百姓、保护城池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城墙逐渐斑驳,丧失了它的保卫作用,平遥百姓又自发维护古城,为古城留存的完整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一开始的城墙保护人民,再到后来的人民自发保护城墙,这也正是对应了习总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驻足城头俯视瓮城,瓮城的结构清楚地一览无余。古时瓮城是城池防卫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城门提供双重的防御。它的主要功能有屯兵驻防、加强防御、诱敌深入等。简单的结构却能发挥出多样的作用,古人的军事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新城旧城都袭人平遥人常常这样说。平遥古城是活着的古城,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古城也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在新时代依旧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多数古城的彻底商业化不同,现在古城内部仍有一万余人居住。居民和古城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完整的有机体。
门前有大海,财源滚滚来,城楼两旁有两口对称的水缸,古时候不仅是起到消防作用,能够及时的对火灾进行扑救,更是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物质生活的期盼。
下了城楼,来到古街。沿着街道向前,到达了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日昇昌票号。它创建于道光四年,历百年沧桑、创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它的存在,揭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明一页。
跨过大门门槛,重现当年日昇昌票号工作场景的塑像栩栩如生,导游也讲述了不少当年日昇昌票号的趣事。日昇昌票号虽然地方不大,却有着严谨的工作流程,严格的用人规定和高超的防伪方法。防伪有四种方法,最为复杂的就是防假密押,定期更换密码,严格保密。尽管日昇昌小小的院落无法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比,日昇昌仅有的分号也无法与当代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但我们可以从日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从日昇昌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可以从日昇昌感受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鼓闻一个时代进步的声音。
走出日昇昌票号,走过听雨楼,团队来到平遥县衙。平遥县衙占地近40亩,是国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礼门上对联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也就是说,没有严格的执法,也就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同样称奇的是,据考证,清代在晋商昌达兴盛的百余年间没有出现过一任,这便是对礼门的对联的最好印证。
恰巧,团队遇到了升堂表演。一位县令操着抑扬顿挫的北方音腔升堂断案,生动的表演引人哄堂大笑。看似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却是当地弘扬廉洁文化、法治教育的有效手段。看完之后,团队观赏了亲民堂的牌匾,牌匾上面多了一点,象征对百姓的关心要多一点。也时时刻刻提醒县令要做到心中有民,不可忘民。
走过曲折的小路,来到文庙。文庙门楼采用了精巧的榫卯结构,进去便能看到一条大道两边布满写着魁的旗帜。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魁都没有最上面的一个点,关于这个点的留去,众说纷纭,妙趣横生。平遥文庙记述着华夏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展示着古老的建筑文化和卓越的儒学文化。
走出平遥古城,忆往昔,繁荣的晋商文化光芒依旧闪耀,展望未来,平遥古城会焕发出更加夺人的光彩,在一砖一瓦之间诉说古城的悠悠岁月。
总编辑:李光荣副总编:韩一凡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