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官兵对于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严格的把守,每一个进出楮树种植区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盘问,严禁人将楮树的韧皮带出去。
在官府的严格管控下,这种纸张不在民间流通,因此就算是民间有人想要伪造,也很难获得这种专门的纸张。
这就从源头上根绝了民间仿造银票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民间用其他的纸张仿造银票的话,商铺的老板马上就可以从纸张的材质中判断出银票的真假。
众所周知,自从印刷术发明以后,我们的文化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为活字印刷让书籍的印刷变得更加简单,而这种技术也被运用到了银票的印刷当中。
这些匠人会在官兵的看押下,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雕刻出专门印刷钞票的雕版,而这些印刷好的钞票在官府确定无误以后,才会被允许到市场上流通。
可能有些人觉得,如果银票是靠着雕版印刷的话,那么只要将雕版搞到手的话,不就可以仿造出银票了吗?但现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首先这些银票的雕版是在不断更换的,如果有人仔细观察过在博物馆收藏的银票就可以发现,每一张银票上的花纹和朝代都不一样。
这是因为在前一位皇帝去世,新一任皇帝登基后,就会更改年号,所以银票上的花纹和字样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从不同的银票中,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张银票大致在什么朝代流传,也可以从银票发行的数量看出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
要知道,每一个雕版都是多位全国顶尖的匠人鼎力制作而成,体现了当时最为高超的技术,如果仅凭民间的力量,很难将雕版复制出来。
即使就算是有人拥有这样的技艺,而且能将银票的雕版完全复制出来,但那个时候银票的雕版很有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所以这批仿造的雕版就算是投入使用,也会被马上废弃。
因此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仿造银票雕版,因为这样的举动,在大部分人看来,是铁定赔本的行为。
每一届朝廷在制作银票的时候,都会在当年发行的银票上,留下专属于官府的防伪标识,比如说银票上的水印、字迹和官府印章都是有效的防伪手段。
首先是专属于官府的水印和字迹,每一个银票在印刷完毕后,都要交到官府接受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员的审查。
如果说,这些银票完全符合标准的话,那么负责的官员就会在这些银票上留下专门的水印,签下独属于自己的字迹。
先不提仿制水印的难度性到底有多大,就说模仿别人的字迹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因为每一个人的字迹都是独特的,想要模仿别人的字迹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还可能无法实现。
再说银票上的官府印章,在古代的社会中,官府具有极大的权威,普通人在见到官员的时候,都必须行大礼表示对于官员的尊重。
而每一枚官府印章都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印章是被官府官员直接管理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得到接触印章的机会。
而且不仅仅是自己会因此丢掉性命,整个家族的人都会因此受到牵连,所以很少有人有仿制官府印章的胆子。
而且除了官府印章之外,在银票上还会盖有专门雕刻的防伪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数是官府找到专门的匠人雕刻而成。
印章上的文字节选自知名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印章的雕刻技艺非常高超,很少有人能够进行仿制。
而且有时候官府还会特意授意工匠雕刻错几个字,而仿造印章的人很难发现其中的差别,他们会凭借着自己的印象,雕刻出正确的字迹。
等到这种印章被盖到伪造的钞票上的时候,马上就会被人们认出来,官府会随着这些线索进行调查,最终这些仿制钞票的人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晋商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有名,他们的生意遍布全国,因此晋商的汇票也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晋商的汇票在制作的时候,会和官府的银票制作过程一样,盖有独属于自己的印章和笔迹。
而且这种印章一般只有总号拥有,在处理完毕后,再下发至各个分行,防止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伪造汇票。
但等到清朝后期,国力开始不断衰弱,此时民间对于朝廷的不满越来越严重,各种仿造银票的案件层出不穷,这极大地影响力晋商的生意。
密押的含义就是将票据的金额和发行时间用专门的汉字进行替代,这些汉字只被晋商高层熟知,而且每一家票号的代号都不相同,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防伪力度。
而且为了防止代号的泄露,票号会定期更换新的代号,这样的话就算是旧的代号泄露,也不会影响到晋商的运转。
汇款分号的负责人会先对这些票据进行核对,在确认无误后,在票据上盖上分号的专用章,然后把票据上的金额用墨水涂掉,防止票据泄露导致商行受损。
然后票行会出具相关的证明,双方各执一份,并且双方都要进行签字画押,直到最后确认无误后,这些汇票就被彻底销毁。
而相关的兑换数额和证明则会被记录到流水当中,用于日后的查账,所以现在我们很少在市面上见到留存下来的晋商汇票。
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为之敬佩,我们可以从古人的做法上吸取相关的经验,为如今的技术革新提供更多的助力,推动我国金融界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