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60700698

必一b体育下载:超翔实的人民币特种票、债券收藏资料!多图来袭

防伪资讯 2024-01-07 1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是几千年中华钱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经济、文化、科技于一体,集历史、艺术、美学、工艺于一身,内容涉及国家大事、民风民俗、伟人名人、名胜古迹、书法雕刻、冶金铸造等多个方面,知识面广,文化内涵丰富。无论从钱币实物角度,金融经济角度,艺术审美角度,历史文物角度,人民币都具有极高的研究、鉴赏和收藏价值。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退出市场流通的有三套。随着收藏队伍的扩大,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存世量骤减,对收藏、研究早期人民币的爱好者来说是一票难求而转向收藏与人民币有关的票券。将这些票券纳入收藏范围也是人民币收藏中的一种趋势。

  一是必须在新中国诞生以后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地方政府或授权专业银行发行并由这些部门、单位承兑的票、债券;

  1949年5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江西省会南昌。当时只随军带去少量的第一套人民币,后方印制的人民币难以满足需要。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还是银元和铜板,而且当时人民币面额较大,找零不便。为了早日占领流通市场,经人民银行总行同意,江西省政府批准,6月30日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发行了一组临时流通券,面额为5元、10元和20元三种,属于小额辅币,发行量仅1000万元,并规定在江西省流通。临时流通券在市面上仅流通了四个月,人民银行总行便命令收回。

  由于江西临时流通券流通时间短,发行数额少,流通范围窄,回收彻底,存量极少。流通券属人民币的地方券,也应属第一套人民币的范畴。

  兑取现金券是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20世纪50年代向回乡转业和复员建设军人发行的一种票券。专门用于转业建设和复员建设军人一次性兑取国家拨付的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共发行四次,每次券名均有变化。

  第一次是1952年,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印制发行。券名为“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资助粮兑换现金券”。面额以主粮为单位,共有5、10、50、100、300斤5种。转业军人持此券回原籍人民银行按当时主粮价格兑取现金。兑付期规定至1953年3月31日止。

  第二次是1953年,也是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印制发行。券名为“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资助金兑取现金证券”。面额以第一套人民币为单位,共有50万元和100万元两种。由转业军人持票回原籍人民银行兑取,兑付期截止1954年3月31日。

  第三次是195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发行,券名为“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面额以第二套人民币为单位,共有50万元和100万元两种。由转业军人持票回原籍人民银行兑取,兑付期截止至1955年3月31日。

  第四次是1956年(1955年末发行),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发行,券名为“复员转业建设军人生产资助兑取现金券”,面额以第二套人民币为单位,共有50元和100元两种,此券改成竖式印刷。

  兑取现金券是建国初期特殊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对研究和了解当时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珍藏价值。

  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61年在全国约23个省份发行过一批期票。 面额以1、2、5、10和50元居多,也有个别省份发行过100、200和500元大面额的期票,它与五十年代在全国农村掀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为了纠正在“运动”中的错误,彻底赔退给当时生产队、社员个人的经济财物损失而发行的一种“期票”。

  1958年8月,全国农村掀起了成立人民公社运动,在运动中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发生了“一平二调”做法,是人民公社无偿调用生产队和社员个人的生产资料、劳力和物资,违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61年国家拿出10亿元人民币由银行发行期票,退赔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来平调社队和社员个人的劳力、财物。期票采取记名式直接发给受益生产队和社员个人。

  原定1961年发行,1962年兑付,期限一年,不计利息,后因国家遭受严重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经历了“四清”和“文化大”运动,直至1969年下半年才全部兑付完毕。

  期票的发行反映了党中央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勇于纠正错误的真诚态度。期票是我国经济建设历史中“拨乱反正”的见证物,也由于兑付时间长、兑付彻底,加之银行收兑后保管、销毁视同现金,因此,在社会上十分少见,收藏的意义不同凡响。

  1965年,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并威胁我国领土。应越南胡志明、黎笋、范文同的请求,我国政府派出部队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为了不增加越南人民的负担,入越部队一切军需由我国供应。为了解决支付之便,保证人民币不带出国境(我国1951年3月5日公布了《关于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境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受委托于1965年4月24日印发了“军用代金券”,并按规定发至援越部队干部战土手中。

  “代金券”限在援越部队的军人服务社使用,禁止在越南市场上流通,共发行1分、5分、1角、5角、1元、5元6种面额。

  1970年7月援越任务完成后,命令代金券全部兑换收回。因发行时间短,范围小,收回彻底,特别是1元、5元券更为少见。军用代金券是中国人民用生命、鲜血无私援助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关系紧张。为了加强中巴友谊和合作,应对苏联、印度的挑衅和威胁,中国政府决定修建从新疆喀什越过中巴边境的喀喇昆仑山直通巴基斯坦北方的公路。为了保证勘察测量的技术人员和筑路部队官兵的日常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由新疆自治区人民银行印制发行一组限在该工程范围内使用的代金券。该券无论从性质、票面结构还是用途和设计风格与援越抗美时的军用代金券相同,只是票面上的图案不同。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1973年5月发行,1979年工程竣工后收回、销毁,前后共使用6年时间。由于此工程是秘密进行,为安全保密需要,工程结束后,该券收回极为彻底。

  外汇兑换券简称外汇券,是中国银行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人持有的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用以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人民币是我国唯一法定货币,外汇券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票券,而不是一种货币。

  外汇券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计价、流通等货币职能。外汇券的发行和使用,对防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加强对外汇收入的管理,保证国家汇率的执行等产生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于1980年4月1日开始发行1979年版的外汇券,面额有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7种;1990年4月1日又增发了1988年版50元、100元券,共发行了7种面额,9种版别。1995年1月1日起外汇券停止在市场上流通,持有者可在中国银行兑换。1996年7月1日停止兑换。至此,在我国使用达15年之久的外汇兑换券全部退出流通,完成了历史使命。

  外汇券是一种集币、券一身的特殊货币,随着停止流通,它的作用仅剩下收藏了。目前还有为数不多的外汇券散落在民间和币商手中,爱好者、收藏者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

  外汇券采用了高质量的水印纸,券面设计精美明快,图案均是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特别是出自郭沫若之手的“中国银行”行名题字,更使票面熠熠生辉;

  外汇券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对维护和管理我国外汇流通市场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时,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及时解决国家财政赤字和缓解通货膨胀以稳定国民经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自195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以达到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安定民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为了保护公债购买者的利益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公债发行采取“折实”的形式。即公债的募集和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折合民币的价值。当时每分公债券折实物为大米6市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市尺,煤炭16市斤(当时每分市价为2. 494元)。

  债券原发行1亿分,实际发行1.48亿分。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清偿完毕。此外,折实公债不得代替货币进入市场流通,不得向银行抵押、贴现,不准进行债券的买卖,保证了公债的发行不会扩大货币流通量。

  由于折实公债券发行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发行的量少面窄(主要是当时较富有的群体和个人),加之以实物来还本还息,深受购买者的欢迎。债券到期后都及时兑付,以解决当时物资紧缺的状况,因此存世量比较稀少,特别是高面值的更为少见。

  建国初期,我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于1953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如何解决“一五”计划执行中的资金缺口呢?当时货币供给过大,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迹象,靠货币发行已经不可能解决。

  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发行债券,定名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从1954年开始发行,到1958年结束,连续发行五年,发行总额为35. 41亿元,超过计划26. 67%。这五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为国家提供了巨额建设资金,对于“一五”计划完成及后来的建设事业起到了巨大作用。

  虽然建设公债券发行时间较长,发行量的缺陷,如成本高,保管难,防伪难等弊端越来越突出。1998年以后,国债发行全部采取凭证式、记帐式等发行方法。我国延用了近50年的实物债券已成为历史。但由于发行是在物资较为匮乏,生活水准不高的年代,回收时比较彻。

上一篇:全国新版火车票今日开售 防伪功能增强
下一篇:发票真伪辨别政策解读

微信咨询

lovenihao201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